中共郑州市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来源:市政府国资委  发表时间:2025-04-11 14:51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2024年8月16日至9月6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国资委党委进行了专项巡察。2024年10月14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向市国资委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经4个月集中整改和《郑州市委巡察整改情况公开办法》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市国资委党委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扛牢整改责任,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巡察整改工作,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反馈问题认真梳理,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和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整改台账,明确相关责任领导、责任处室、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定期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协调推进重点难点问题整改到位,实行问题整改销号制度,逐条逐项抓落实,保证了整改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整改中注重查找根源、举一反三,解决共性问题,破解深层矛盾,以整改为契机带动整体工作的提升,并将整改实践的有效举措及时上升为管长治远的制度机制,确保整改工作常态长效。党委主要负责人主动扛牢巡察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担任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整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协调督办,示范带动、传导压力,多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和整改工作推进会,听取整改工作汇报,带领班子成员集体研究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寻找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攻坚决心破解沉珂痼疾。注重工作统筹,把巡察整改融入国资委日常工作,做好工作调度,真正通过巡察整改有力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二、巡察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对国企国资监管不到位方面

(1)督促资产股权划转不够有力

整改情况:指导督促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详尽的划转方案,并向责任企业下发督办通知,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尽快完成资产及股权划转工作。2025年2月郑煤集团已办理工商变更手续,完成郑煤集团股权划转工作。多次参与市政府研究企业股权划转工作,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快推动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国资监管不到位

整改情况:督促指导市管企业严格落实《郑州市市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按时报送年度投资计划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对企业投融资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邀请省政府国资委专家对产权登记工作及各项指标进行授课讲解,并对市管企业及各区县市国资监管机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产权登记工作,要求责任企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国务院国资委29号令相关规定,对产权登记工作数据进行自查,确保企业数据科学、及时、准确,督促指导进展缓慢企业加快完善产权登记。13家企业完成《房产土地出租管理办法》《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备案工作。

(3)薪酬发放脱离监管

整改情况:对市管企业2023年度工资总额发放进行了清算、2024年度工资总额预算进行了审核,下达了清算评价意见和预算审核意见;对企业负责人2023年年薪标准进行了审核确定,要求企业按照标准兑付备案。坚持效益导向原则,落实刚性兑付,进一步加强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工资总额的调控监督。

2.产业布局不够优化方面

(1)产业布局单一

整改情况:加快布局战新产业,2024年度在新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458.5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9.32亿元,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完成55.9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达到15.14%。积极推进煤炭、工业、建筑施工、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市管企业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市管企业1户入选省级科改企业、4户入选专精特新星变计划企业。

(2)创新发展不足

整改情况:将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强度作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市政府相关规定及企业实际,可将“研发费用”和经核准的因企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对当期经营业绩的影响金额,按照100%的比例予以加回;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的,分别按2倍、1.5倍视同利润加回;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产生的专项投入成本可视同当年考核利润;将当年安排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费用性支出,按照100%的比例予以扣除。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研发机构围绕主业开展重大项目研发,不断提高市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截至2024年年底,市管企业研发投入经费6.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1.48%,同比增加0.26个百分点。

(3)核心竞争力弱

整改情况:制定并实施《郑州市政府国资委对外开放工作专项方案》,鼓励市管企业加强与央企、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合作。2024年,市管企业积极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曙光云计算集团、省投资集团等开展合作,共投资新设合资企业11家,引入资本2.15亿元。

(4)发展活力不够

整改情况: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原则,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对各企业差异化设置经营业绩、投资项目、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目标,逐个签订《2024年度市管企业考核目标责任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3.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发挥不充分方面

(1)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

整改情况:印发《市政府国资委关于开展市管企业主业核定工作的通知》,对市管企业开展主业核定工作,指导市管企业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保障。针对巡察反馈的具体问题,指导热力集团针对市区热源不足、回应市场需求主动性不强问题,积极进行统计分析,逐项整改,指导农发集团做强做优粮食产业链,围绕主责主业成立3家子公司,督促水务集团全力推进市场化收购工作,年内累计新增65平方公里供水区域,通过水源置换使50万人受益;加快推进尖岗水库、常庄水库等市属存量水利资产划转盘活,谋划研究邙山提灌站等市属重点水利工程划转工作。

(2)重大决策制度落实不严格

整改情况:将企业“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纳入专项监督检查内容,已对12个一级产业集团及35家分(子)公司进行实地检查,反馈“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方面问题22项,提出整改意见18条,督促指导市管企业严格落实《郑州市市管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

(3)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不规范

整改情况:指导市管企业将“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情况”列入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明确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扎实推进整改。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列入党委中心组自学计划,同时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必学内容。针对选人用人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指导责任相关企业按照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规范选用程序,从源头上堵住“带病提拔”问题漏洞。

(4)人员招录不规范

整改情况:对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求责任企业对照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人员招录程序,严格落实报备程序。起草《市国资委关于规范选人用人工作的办法(试行)》。

4.公司架构不完善方面

(1)董事会架构不完整

整改情况:梳理市管企业外部董事人数及专业需求,起草《郑州市市管企业外部董事委派工作方案》,逐步推进外部董事委派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已向部分企业推荐派出外部董事。常态化落实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根据综合考评工作安排,深入各市管企业了解董事会建设有关情况,并进行赋分评价。

(2)“四制改革”未落地

整改情况:印发《关于在市管企业全面推行中层管理人员“四制”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督促指导各企业推进落实,赴企业专项监督检查,掌握工作进度,提出工作建议。每季度召开国企改革推进会,通报市管企业“四制”改革任务进展情况,要求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在市管企业集团总部全面实施,市管企业二、三级子企业覆盖面不低于50%,2025年全市国有企业普遍推行。

(3)管理制度老旧

整改情况:持续指导市管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现行制度的“立、改、废”,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印发《关于更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通知》,督促三家企业责任企业修订制度234项,新建制度68项,废止89项。

(4)“三会一层”职责边界不清晰

整改情况:督促指导16家市管企业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企业实际,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清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指导企业梳理出涵盖战略规划、重大投资、产权变更、重要人事任免等关键领域的重大事项,确保党委能够有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印发《市管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落实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指导市管企业建立董事会决策可追溯制度,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制定经理层议事规则,明确权责范围。

5.“瘦身健体”不够方面

(1)部分企业盲目“铺摊子”

整改情况:落实《郑州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推动国资国企工作实现多点突破、全面提质,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创了国有经济规模发展、创新发展新局面。截至2025年2月底,监管企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3%,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

(2)企业管理层级多

整改情况:将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责任书,建立定期调度、现场督导工作机制,对2家企业下发国资监管提示函,指导企业将管理层级压缩至3级以内。

6.投融资决策机制不完善方面

(1)投资不善造成损失

整改情况:完善投资监管制度。组织市管企业认真学习贯彻《郑州市市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为基础的“1+1+5”投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编制修订投资管理制度。强化对市管企业投资行为的全程全面监管,督促指导企业按时编制报送年度投资计划,建立“周调度、月统计、季分析、年总结”的项目推进机制,每月汇总市管企业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2)违规担保造成连带损失

整改情况:要求各市管企业严格落实《郑州市市属国有企业担保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改进和加强市管企业担保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担保行为,逐月统计市管企业担保情况,在监督检查中,将违规担保作为重点检查内容,要求市管企业严控担保规模,注重防范风险,原则上总担保规模不得超过集团合并净资产的40%,单户子企业担保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

 7.债务问题化解不力方面

(1)应收账款坏账较多

整改情况:召开2024年度市管企业财务决算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监管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在决算工作中对应收账款进行梳理,在决算报告中披露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相关信息。要求各企业对应收账款等重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加强“两金”压控。

(2)资产负债化解乏力

整改情况:逐月收集企业风险排查报告、融资情况表、“631”债券偿还机制落实情况等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梳理、分析,编制融资月报;下发《关于征求<市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率分类预警监管线>意见建议的通知》,拟定市管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

(3)到期债务压力大

整改情况:逐月对存在将到期债券企业按照“631”债券偿还机制下发风险提示通知,对一个月内存在将到期债务企业下发风险提示通知。密切关注到期债券债务情况,督促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按照约定履行偿付承诺,强化债务风险管控,要求企业制定应对方案和措施,如有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报告。

8.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整治有差距方面

(1)违纪问题屡禁不止

整改情况:对一级产业集团及部分分(子)公司开展“四个”专项监督检查,共计反馈问题204项,提出整改意见199条。约谈8家企业相关负责人,下发国资监管提示函6份,指导企业以党内警告、诫勉谈话、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形式对33人和2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问责处理。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市管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明确5项重点工作任务,指导企业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印发《2024年清廉企业建设工作要点》,围绕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建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纵深推进跨境腐败犯罪治理等9个方面内容做出具体要求,推动形成阳光清廉、厚德养廉的现代企业新风。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企业建设工作会,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2)享乐主义尚未根治

整改情况:对市管企业负责人2024年度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进行了审核备案,对个别企业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支出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3)业务招待违规超标

整改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反馈企业招待相关问题8项,已督促企业具体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制度建设到位。对市管企业负责人2024年度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进行了审核备案。

(4)津补贴发放标准设置随意

整改情况:对企业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津贴补贴和福利发放等问题进行督促整改,修订完善《郑州市市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5)工作作风不够严实

整改情况:印发《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深入全面排查委机关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围绕10项重点任务深入排查摸底、建立并定期更新问题清单、制度清单、办实事清单,对企业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公开举报方式,对4条涉企问题线索及时进行移交转办。常态化开展机关工作人员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对中层正职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深化认识,传导压力,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

9.招投标管理不规范方面

整改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反馈企业招标采购相关问题6项,提出整改意见4条。印发《市管企业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聘请中介机构,对部分招投标项目进行抽检。研究制定企业采购监督管理制度文件。

10.个别企业纪检监督力量相对薄弱方面

整改情况:该企业监察专员办机构设置已得到市纪委批复。目前监察专员办共4名人员。同时,该企业已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人才库,在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案件办理等纪检监察工作有需要时随时选用,保障工作质量。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67189073;

邮政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1号国资大厦;

电子邮箱:zzgzwjdjcc@163.com。


中共郑州市国资委委员会

2025年4月9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