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国资信息》和《郑州工作》刊发曹东锋署名文章:永葆本色本能 增强本领本事 跑出省会国资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郑州市国资委  发表时间:2022-04-16 08:30  


近日,《河南国资信息》2022年第51期和《郑州工作》2022年第3期刊发郑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曹东锋署名文章《永葆本色本能 增强本领本事 跑出省会国资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您全文分享如下——


郑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曹东锋

2022年3月3日,全省国资国企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郑州国资国企进一步聚焦全省大局,发挥省会国资担当,统筹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的总要求,明确了“当好全省‘领头羊’是本色本能,在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中争先进位是本领本事”的评判依据和工作取向。

市国资委作为省会国资监管机构,将自觉对标对表全省国资国企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扛起省会国资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面实施“1355”工作思路,以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打好国资国企改革组合拳,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确保国资国企稳得住、管得好,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奋力推动省会国资成高原、起高峰,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河南省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人民事业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郑州市国资国企将永葆“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始终成为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跟进督办制度,健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涉企舆情监测和处置,管好用好阵地;总结“四个”专项集中整治经验做法,健全“以案促改”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清廉企业建设,推动管党治党治企全面从严。二是提高基层党建水平。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持续推进“万名党员进党校”“基层党支部书记轮训”“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等活动,总结推广100个党建示范点的经验做法,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度挖掘具有国资国企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着力将基层党建亮点培育成在全国全省全市具有特色的示范品牌。三是推动党建经营融合。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强化党建考核评价,完善“述、评、考、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深化“双培工程”建设,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推动党务工作人员与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同向发力。

二、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国企治理的“重要基础”

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补齐现代企业制度短板。推动各级国有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积极推进外部董事试点工作,打通市管企业高管与外部董事身份转换通道;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和监管机制,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全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二是健全市场化薪酬分配。调整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落实市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破除平均主义;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关键岗位倾斜;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稳妥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三是推进国有企业整治提升。开展“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专项工作,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推进中原环保“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经验,引导全市国有企业开展对标学习提升;推进用工市场化,推行国有企业分级分类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三、优化资本布局,打造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坚持有进有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一是推进企业重组整合。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资源集中”原则,推进市级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产业投资、资本运作、金融服务、土地开发、文化旅游等领域,组建文旅集团、粮食储备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团,进一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强化规模效应、实现优势互补、盘活存量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加快新型产业布局,谋划实施符合郑州发展实际的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项目,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引导企业做强做优主业,通过资产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畅通退出通道,有序退出一批三年以上效益为负且不符合布局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稳妥解决拖拉机厂、中牟造纸厂、开普集团3家破产企业的遗留问题。三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发挥国有企业在构建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智慧地铁、智慧水务、智慧供热、智慧公交等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将研发投入强度纳入相关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四、加快统一监管,筑牢风险防控的“重要屏障”

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大力推进国资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转变,强化监督协同,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一是健全监管体系。理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同所开办企业关系,把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均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体系,推动资产集中、资本集聚、资金集成、资源集约,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二是转变监管理念。坚持“以企为本”理念,以服务强监管,优化国有企业投资决策、产权管理等办事流程,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组织开展企业负责人任期业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任期激励紧密挂钩,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防范化解风险。聚焦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等,加快完善合规内控体系,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履行融资、投资主体责任,合理控制融资规模,稳慎投资;建成投用“智慧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实时动态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强化资产负债率管控,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效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融入大局大势,当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机遇,在城市建设中当好主攻手,在产业发展中当好引领者,在民生改善中当好排头兵。一是服务重大战略。今年计划完工贾鲁河蓝线工程、绿线工程等4个水系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商代王城遗址项目开发、黄河国家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金岱小微企业园、二砂文创园等产业园建设,切实发挥国资国企战略支撑作用。二是聚力民生改善。今年计划新增地铁通车里程88.15公里,完工青少年公园地下停车场项目,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等11所学校新校区,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在民生保障上的主力军作用。三是聚焦金融服务。积极布局科技金融、小微企业园金融、乡村金融和市民金融,聚焦支小支农,健全担保体系,力争将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担保费用降至1%以下,进一步服务好实体经济、创优金融生态。

六、注重塑形提质,做优自身建设的“重要载体”

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与履职能力提升,力争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打造一支“国资铁军”。一是抓学习,促提升。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聚焦国企改革热点难点、创新政策解读、国企发展实践经验等,定期举办“国资大讲堂”,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国资国企队伍;大力推动“法治国资”建设,强化法治知识学习,提升法治能力运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化。二是抓作风,强能力。落实“13710”工作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在国资国企中营造“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贯彻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强化对市管企业、驻郑央企的指导与服务;完善“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争创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养、提升创建品牌影响、提升文明服务水平。三是抓统筹,顾大局。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利用“三个机制”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从紧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持续深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确保郑州国资国企疫情防控大局稳定;扎实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加强源头治理,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国有企业“零欠薪”;持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具有郑州国资国企特色的“平安企业”示范点,确保重要时段、敏感节点国资国企大局和谐稳定。

春风浩荡战鼓急,百舸争流自当先。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已经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时刻。郑州市国资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国资国企年度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气贯长虹的精神、英勇无敌的气魄、志在必得的决心,坚决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在服务战略大局、保障改善民生福祉中贡献省会“国资力量”、彰显省会“国资担当”,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