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临时调度指令,井下22202工作面截割困难,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综采一队党员突击小组直插现场,连续奋战迅速解决采煤难题,成为矿区醒目的“红色标识”。从百米地层深处到地面装运站台,郑州矿区生产繁忙,全力投入常态保供与应急保障。
这是郑煤集团激活红色引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现场写照。近年来,郑煤集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谋划实施基层治理新路径,逐步建立以“党建+数字+网络”为核心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基于人工智能的煤炭行业综合管控平台”获评“2024央国企十佳上云典型案例”,智算中心云灾备项目入选“2025年度央国企云容灾领航者典型案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领航 筑牢安全生产“防护网”
“安全工作没有小事,要仔细检查设备运行,逐个查找身边隐患。”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井下13181工作面,党员网监员例行责任区巡检,及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
依托党员先锋队、示范岗、责任区,建立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示范效应,推行“群英赛”练兵模式,今年以来举办145项技能竞赛活动,让每名职工都成为安全责任的承担者和守护者。
党建引领,安全筑基。在建强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上持续发力,建塑具有郑煤特色的“1366”党建工作体系,打造“新赋能·正美好”党建品牌,选树命名20个基层党委品牌、50个特色基层党支部,扎实开展“支部促攻坚、党员保安全”、“三亮一争”、安全宣传教育等活动,在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安全治理提质增效,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推动了煤炭主业不断做强做优,今年1-10月生产原煤794.06万吨,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红色引擎 织密能源供应“保障网”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铁运站台紧锣密鼓,一列列满载电煤的列车安全畅通驶往发电厂,为千家万户点亮灯火、送去温暖,郑州矿区像这样的运煤站台还有10个。郑煤集团视能源保供、服务民生为重大政治责任,在保障能源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构建“党委领头雁、支部桥头堡、党员排头兵”的组织体系,锤炼“顶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先锋作风,有力应对部分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接续紧张等困难,深入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和煤矿智能化建设,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精煤”战略,集中力量多出煤、出好煤,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在市属国企率先建成落地,勇担能源保供的主力军。
做强“初心引领、实干赢销”运销品牌,点燃红色引擎,激活源头驱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省多地持续高温,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专项保供方案,实施日调度机制,动态跟踪电厂库存、日耗与负荷变化,实现精准对接。7月中旬,裕中电厂库存告急,加班加点组织发运,有效缓解燃“煤”之急,今年1-10月向该厂发运电煤149.95万吨,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数字赋能 建强基层治理“支撑网”
“以前下井得人工掀罐帘门、挨个点数,现在门自动开合,还能识别人数,真是既省心又安全!”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井口智慧罐笼系统的落地,从弯腰掀门到自动启停,从人工点数到智能计数,职工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发出感慨。
这是郑煤集团以数智赋能筑牢煤矿基层治理“支撑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郑煤集团大力发展现代数智化产业,与曙光云集团合资成立郑州曙光云公司,紧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赋能工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党委书记、董事长牵头推进数智引领煤矿行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书记项目”,推动企业治理向线上与线下融合、“善治”与“善智”协同转变。
聚焦煤矿安全生产关键环节,以数智技术重塑作业模式,矿井调度指挥中心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将井下体系、设备状态等全要素纳入“智慧眼”实时监管。
数智化赋能延伸到基层治理全链条,建成关键运营信息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实现人事流程线上规范化管理,财务共享系统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煤炭销售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流程效率,基层治理效能得到全面升级。